menu

巧手缠绒线 缠出新生活——小小手鞠球带动移民妇女踏上别样人生

2024-05-15

手鞠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蹴鞠,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刘亚明,依托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非遗扶贫工坊,推动手鞠球非遗项目有序传承、不断创新,让小小的手鞠球历经岁月变迁后,焕发新活力。

教学员缠球。

  原隆村非遗扶贫工坊坐落在一片民宅中,散发着浓浓的艺术气息。“缠球是做手鞠球的**步,按规格去缠,不能缠扁了。”5月13日,走进这家非遗扶贫工坊,70岁的刘亚明拿着羊绒线,正手把手教原隆村村民冯菁等人缠球。

五彩斑斓的手鞠球。

  “手鞠球,看着是一个简单的圆球,制作工艺却相对复杂。用羊绒线缠成直径9厘米以内大小不同的圆球,先分出两极,再挂腰线,随后一点一点拉线绣。”刘亚明给冯菁等人耐心地讲述手鞠球制作流程。据介绍,初学手鞠球者,以四叶草、八叶菊花等简单图案为主,其间要考虑色彩搭配,颜色不能杂乱繁复。

手鞠球胸针。

  “我们今年推出的新产品手鞠球胸针、手鞠球腰挂等特别受欢迎。”刘亚明告诉记者,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**乡镇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展览上,她带过去的近3000个手鞠球胸针、腰挂,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,很快被抢购一空。

手鞠球腰挂。

  2014年,刘亚明在原隆村创立非遗扶贫工坊,通过传帮带,让闽宁镇移民妇女有了一技之长,忙时务农,闲时靠手艺居家就业,增加家庭收入。起初,工坊的拳头产品是钩织产品,后来发展为布艺产品,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锁定手鞠球,去年售出2万—3万个手鞠球产品。刘亚明一边教闽宁镇妇女做手鞠球,一边跟专业设计师联手开发新产品,目前推出的腰挂、项链、耳环、胸针等新产品颇受市场欢迎,也让传统的手鞠球技艺在市场竞争中历久弥新。

刺绣满月活。

  “我喜欢做虎头鞋、虎头帽满月活,越做越喜欢。”永宁县县级满月活非遗传承人、59岁的原隆村村民王淑琴说。6年前,王淑琴走进原隆村非遗扶贫工坊,在刘亚明的指点下,她的满月活技艺实现跨越式提升,做出的满月活经常是培训课堂的范例。

一针一线“钩”出幸福生活。

  “我从2014年工坊开门后,就跟着刘亚明老师学手艺。”永宁县县级钩织非遗传承人、50岁的原隆村村名李玉霞介绍,幼年遭遇的一场交通事故导致她右腿残疾、右手仅剩两根手指,刘亚明得知她会织毛衣后,引导她专攻钩织。如今,李玉霞的钩织手艺非常娴熟,鞋、帽、玩偶、发卡、小动物、挂件等,在她的巧手钩织下,从图纸上跃入生活中,也让身有残疾的她生活更加充实、心态更加乐观,实现自立自强。

  历经10年发展,原隆村非遗扶贫工坊的“孵化”作用凸显。“基地目前发掘和保护非遗传承人22人,两人晋级为市级非遗传承人,最近有9人准备晋级。”刘亚明介绍,工坊也辐射带动原隆村、福宁村、木兰村、园艺村600多名妇女务工,前来参加学习培训的超过3000人,参观研学的超过6000人次。

刘亚明在做手鞠球腰挂。

  “非遗传承包括技艺传承与文化传承两个层面。”刘亚明说,凡是愿意来工坊学手艺的,她会倾囊相授,让更多人掌握非遗技艺,享受传统技艺对人心灵的抚慰。同时,她也用心结识热爱非遗文化的年轻人,在切磋交流中,让非遗文化的因子根植在年轻人的骨子里、让非遗文化永续流传。(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艳丽 见习记者 王强 文/图/视频)

作者:张艳丽 王强编辑:强永利 金兰责任编辑:毛文静审签:李卫东
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上一篇
下一篇

Copyright © 宁夏昱嵘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||技术支持:万商云集|企业资质

Copyright © 宁夏昱嵘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||技术支持:万商云集|企业资质